SPIN测评

  • 本测评共17道题目,测试时间约8-10分钟。
  • 为保证准确性,请根据实际情况作答。
  • 答题结束后会生成测评结果、分析及建议。
  • 测评结果仅供参考,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。
0/17
💡温馨提示:健康测评仅供健康科普使用,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,具体决策请遵医嘱!

测评结果

【结果】

【建议】

关于SPIN

社交恐惧自评量表(Social Phobia Inventory, SPIN),是一种常用的自评工具,用于评估社交恐惧症(或社交焦虑症)的严重程度。该量表由Connor等人在2000年开发,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特性,包括重测信度、内部一致性、收敛性和发散性有效性。包含17个条目,分为3个维度,即恐惧、回避和生理症状,它提供了一种方便的自我评估方法,可以在临床实践、研究和自我引导的环境中使用。

【SPIN评级】

每个条目的得分范围为0到4分,总分范围为0到68分,得分越高表示社交恐惧症状越严重。

测评结果分为4级评分:

总分 评级
0-20 无社交恐惧症状
21-40 轻度社交恐惧症状
41-60 中度社交恐惧症状
61-68 重度社交恐惧症状

【认识社交恐惧症】

1. 概述

社交恐惧症,又称社交焦虑障碍(Social Anxiety Disorder,SAD),是神经症的一种亚型,以过分和不合理的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的恐惧为主要表现。统计显示,社交恐惧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3.3%,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,起病年龄主要在16岁,25~44岁年龄段人群中患病率最高。社交恐惧症的病程多数迁延,有慢性化趋势,病程越长预后越差。

2. 病因

社交恐惧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。研究发现它可能与遗传有关,有家族遗传倾向,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。另外,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也在社交恐惧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。此外,一部分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通过物质滥用来缓解焦虑,最终导致物质依赖。

3. 症状

社交恐惧症的主要症状围绕着对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的害怕,一旦感觉到别人在注意自己,就会开始感到不自然,甚至恶心、脸红或尿急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。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因回避恐惧对象而导致社会隔离。这种病症并无传染性。

4. 治疗

当出现对社交或公共场合感到害怕、焦虑等表现,并会主动回避社交活动时,应及时就诊。医生会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询问从而判断疾病严重程度。可到精神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精神科、临床心理科就诊。

治疗社交恐惧症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。心理治疗主要是行为疗法,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和暴露冲击疗法。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恐惧带来的躯体焦虑反应,常用的药物包括苯二氮卓药物、普萘洛尔、SSRI类如帕罗西汀、舍曲林等。同时,松弛疗法、冥想、气功等也对患者较有帮助。

【社恐小贴士】

  • 逐步暴露疗法:从小事做起,先和熟悉的人聊天,慢慢尝试和陌生人交流;设定小目标,比如今天主动和一位同事打招呼,一步步来。
  • 认知重构:了解害羞和社交恐惧只是常见的情绪反应,不是天大的缺陷,是可以克服的;积极自我对话,把"我做不到"换成"我可以试试",给自己加油打气。
  • 情绪管理:社交前做深呼吸,帮助自己放松;通过冥想,更好地觉察和控制自己的情绪,减少焦虑。
  • 技能提升:学习怎么倾听、表达和用肢体语言沟通;通过角色扮演,增强自信心,不怕出错。
  • 寻求支持:和家人、朋友聊聊自己的感受,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;必要时找心理咨询师聊聊。
  • 自我关怀:保持规律作息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;参加兴趣小组,既能享受爱好,又能增加社交机会。
  • 记录与反思:每次社交后,记下自己的感受和经验;定期看看自己的进步,给自己点个赞。
  • 认知行为疗法:挑战负面思维,识别并质疑那些关于社交的负面想法,换成更理性的思考;通过实际尝试,发现那些负面预期其实并不成立。
  • 系统脱敏法:逐步适应,慢慢接触让自己紧张的社交情境,逐渐习惯并减少焦虑。
  • 自我接纳:接受自己的缺点,少点自我批评,多点自我关爱。

【重要提示】

请注意,本测试仅作为自我评估工具,不对测评结果负责,也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。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症状严重,请尽快联系专业医疗机构!